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文言词语“为、时、应、得、其...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文言词语“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B 【解析】1954年宪法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材料中为、时、应、得、其、凡”的修改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特点,故B项正确;A不是主要目的;C权威性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1956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合作组织,近年来,欧盟内部也呈现出分离的危机,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举行全民公投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债务危机爆发后,南欧国家集体反抗欧盟的财政紧缩政策,威胁退出欧元区。难民危机中,中东欧国家坚决抵制欧盟的“难民分摊计划”,各国纷纷关闭边界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欧,欧洲一体化遭遇其历史上最严重的挫折。同年12月,意大利就伦齐政府提出的修宪计划进行公投,结果遭到多数民众否定上述事件的发生说明

A. 欧盟的措施不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B. 区域集团化之路已经走到尽头

C. 保守主义的影响增强

D. 欧盟的统一经济政策损害了各国利益

 

查看答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310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截止201545日亚投行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其中34个国家已成为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这表明

A. 当前中国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

B. 中国正逐渐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

C. 是美国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动摇的体现

D. 其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表示,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两个电台的设置

A. 目的是对苏联和东欧和平演变

B. 表明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C. 说明苏联和东欧没有任何民主

D. 设立的出发点是维护全人类利益

 

查看答案

美英于1945年12签订的《财政协定》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援助,但前提条件是英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并取消英镑区的外汇管制和帝国特惠制,而且贷款必须以购买美国货物的形式使用。由此可知,美国的“援助”

A. 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精神

B. 是马歇尔计划的重要体现

C. 意在巩固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D. 有利于推动美国经济转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