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  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联系材料二、三,说明两部宪法有哪些本质区别?材料二、三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材料四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认为“依法治国”方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1)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 (2)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后者是社会主义宪法,是人民民主。 立法思想的进步:由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由形式上的民主向真实性民主发展。 (3)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和普法知识的宣传;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改革基层民主选举。 意义: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利;打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4)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民主具有多元化。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性质,以及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 (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同西方的三权分立不同,因此不能同意该观点。 (2)两部宪法的本质区别,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来回答。根据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以看出,在立法思想上的进步表现在由形式上的民主向真实性民主发展。 (3)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是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和普法知识的宣传,以及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依法治国”方针的现实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4)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认识,应当联系所学,从中国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等内容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标准或方法?

 

查看答案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

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从民主的形式、范围、性质三个方面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所体现的两种民主的主要不同之处。

(2)据材料三概述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

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集中说明法国(    )

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 

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8月到1949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