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 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 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 推动了欧洲的民主政治进程

D. 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D 【解析】材料中指出“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体现了要求英格兰教会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D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并没有削弱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故A错误;B表述过于绝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是反对罗马教会的统治,与欧洲的民主政治无关,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上述变化表明当时

A. 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迅速

B.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天主教会

C. 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D. 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普及

 

查看答案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下图所示东西方两部文学巨著,其产生的相似社会背景是

A.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宗教神学束缚思想

C. 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想主流

D. 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查看答案

普罗塔戈拉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思想,认为“所有的信徒都是牧师”。二者的主张都

A. 打破了天主教会权威

B. 凸显了理性至上观念

C. 肯定了个人的自主性

D. 有利于人的道德完善

 

查看答案

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A. 表明两岸之间矛盾基本消除

B.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C.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D.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查看答案

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故事书、越剧、话剧、相声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是为了

A. 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营造舆论氛围

B. 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C. 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 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