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表 阶段 状况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表

阶段

状况

19世纪初到1833年

初等教育基本没有政府参与,以民办为主,主要有慈善学校、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等,还有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以及不列颠海外学校协会等教育团体

1833——1870年

英国政府开始对初等教育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主要形式是提供资金、并成立区密院教育委员会,制定相关规定,对拔款进行监督管理,这使得民办学校在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資来源等方面更规范,更有利于初等教育发展

1870年到19世纪末

英格兰颁布了1870年《初等教育法》,在民办学校不足的地方建立起公办初等教育体系,形成了公立体制和民办体制并存格局。英格生政府通过建立公办学校和制定法律的方式对初等学校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规划

 

 

——整理自刘晓《论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 论题:19世纪,英国政府对初等教育参与程度不断加强。 阐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行,城市的生态环境日益破坏,社会治安情况也日益恶化,提高民众素质成为迫切的任务,因此初等教育也就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同时,工业化的进行也对劳动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也要求必须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几次议会改革,日益扩大民主政治的范围,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让工人阶级子女接受教育影响到日后英国民主政治的质量,因此英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初等教育的参与程度。英国政府对初等教育参与程度的加强,提高了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材料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大致反映19世纪,英国政府对初等教育参与程度不断加强。在阐释时要结合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政治领域发生中重大变化,工人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而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就有5079次。统治阶级为应付灾荒,设置了一些社会保障机构。民间也曾广泛流行着许多自发形成的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互助团体,它们有的以同一村庄的邻里乡亲为依托,有的以同一姓氏家族为纽带,有的以亲朋好友为网络,有的以同业人员为单位,构成了一个社会互助救济的民间群体。当互助团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或遭受不可抗拒的灾难时,能及时得到互助团体的救济。

——摘编自王国奇(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初探》

材料二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維埃共和国劳动法》第68条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成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同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情况。1931年《劳动法)实施一年以后,由于有些条文规定不符合当时苏区的实际情况,给根据地造成了很大危害,出现了许多私人企业例闭,工人失业,师傅不愿带徒传艺等现象,影响了根据地的生产、运输和市场供应。1933年10月15日,重新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就上述情况做了一定的修改,主要是对某些过高要求做了适当地降低。

——摘编自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注重社会保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共苏区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A. 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

B. 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

C. 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查看答案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查看答案

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间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

A. 集权统治得到了拥护

B. 代议制被彻底破坏

C. 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 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查看答案

苏格抗底起初探讨天上的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却发现这些东西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永远都没有定论。他最后说了一句话:“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 把人作为研究对象

B. 怀疑人是万物的主宰

C. 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D. 研究的领域已经缩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