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

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尔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A. 扭转了华北抗战的战略态势

B. 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C.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 体现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精神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长沙不在华北,与材料中“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是大规模会战,故D项错误;材料中“(1942年)1月”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表明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战果,故B项正确。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清朝的君主以勤政著称。如康熙帝感慨道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行……未敢少懈,自朝至于日昃,坐卧起居,曾无片晷余闲。联系对比同时期的西方,对清朝君主勤政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顺应了强化权的历史趋势

B.形成了封建盛世局面

C.阻碍了现代化在中国的启动

D.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

 

查看答案

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材料一1945年,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量……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材料二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划了美好的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论断,凸显了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这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我国是如何走民主“这条新路”的?后来遇到怎样的挫折,又是如何矫正的?

(2)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你认为在当代该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危害?

(2)为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30年来,“八二宪法”成为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982年宪法规定①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②恢复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主席。③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④改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⑤取消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依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概括1982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以及成果。“八二年宪法”颁行30年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年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

(修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阅读上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一主题下,再补充两个相关史实,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关键词选择准确;补充史实得当;阐释说明与主题相符;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