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宿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宿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土,犹如社会革命之运动也。子欲为一劳永逸之计……”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 民生主义

B. 民权主文

C. 民族主义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暂留欧洲期间,看到欧美国家因私有制导致贫富悬殊,劳资对立,工人运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不断;鉴于此孙中山要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提出了民生主义,A项正确。民权主义是指建立中华民国,与材料强调的民生主义不符,排除B。民族主义是指推翻清王朝统治,与材料强调的民生主义不符,排除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新三民主的内容,与材料强调民生主义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反映了

A. 博新派利用报纸启池民众

B. 君主立宪的思想深入人心

C. 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D. 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

 

查看答案

1926年6月,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重视城市但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所必需的力量。这反映毛泽东

A. 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

B. 认为农民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 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

D. 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列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 激进民族主义者宣传民主科学

D. 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题文)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 胡适思想守旧落后

C. 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 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论述中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心态时曾说,当时的社会心态并不是像教科书说的那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进入“近代”,而到了“近代”中国人的心情就因此一下子大变。那时的儒家信仰者仍然“心情平静,深信儒家是普遍的真理”。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依据是,当时中国

A. 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B. 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C. 未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危害    D. 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