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A. 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 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 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新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排除BCD,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查看答案

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以下关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

B.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

C.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

D.认为孔子主张的是虚假的靠不住的

 

查看答案

《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

A. 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

B. 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C. 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

D. 主张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

 

查看答案

拉莫特勒瓦耶在《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他们都强调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查看答案

一般来说,当人对社会变迁感到难以适应时,可能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

(1)利用原有的行为规范。

(2)提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努力使它为社会所采用。

(3)用各种反社会的言论和行为,以攻击现存的社会秩序。孔子采取的方式是

A. (1)

B. (2)

C. (1)(2)

D. (1)(2)(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