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位老队长告诉记者,承包之前集体劳动时,每天早上都拿着哨子吹,通知大家该出工了。...

有位老队长告诉记者,承包之前集体劳动时,每天早上都拿着哨子吹,通知大家该出工了。可有时候连吹二三遍都看不到一个人影出来。承包到户后,根本不用你吹哨子,许多人家天不亮就下到田里拔草施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实现了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变化

B. 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确立了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

D.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

 

D 【解析】通过实施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答案为D项。土地仍然集体所有,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不存在土地私有,排除AC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有历史学家认为:“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人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一五计划”的开展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D. “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查看答案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C.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查看答案

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

A. 冶铁业的进步

B. 甲骨文的成熟

C. 兴起了棉纺织业

D. 已经有了养蚕业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 全球化    B. 多极化    C. 一体化    D. 集团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