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

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十五”应该是

A. 五四大潮的洗礼

B.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

C. 长征

D.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C 【解析】从表格的内容来看,涉及到毛泽东的一生中的重要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且发生在西安事变之前的历史事件主要是红军长征,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B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发生在1921年,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选项错误,抗日战争发生在西安事变之后,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査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

A. 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

B. 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

C.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D. 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

 

查看答案

根据1912年山东胶州农户收入统计,42亩地的自耕农出售产品和副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为其总收入的38﹪。而根据20世纪20年代的调查,安徽等省17处的2866农户家中,家庭自用的农产品为47.4﹪,出售部分为52.6﹪。这表明

A.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重农抑商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农民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逐渐衰退

D. 中国国内市场发展仍严重滞后

 

查看答案

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该碑刻反应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 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 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 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查看答案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非孝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 开士人入仕之先河

B. 加速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 保证了官员的品学兼优

D. 杜绝了不良社会风尚的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