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巩固和加强,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规范也随之被强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据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整理

材料二近代以来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写道:“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明末清初,随着西学的传入,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婚姻陋俗的批判,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民初的婚姻变化体现了这一点,浙江遂安“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离婚增加,中国一些留学生受其影响,亦热衷于离婚。

——据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并予以评析。

 

(1)特征:强调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及等级差序;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 成因: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 (2)变化: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男女具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以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其成因应当联系所学,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如小农经济、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等信息概括得出。对这种新变化的评析,可以根据总结出的内容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历史进步趋势进行辩证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像‘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查看答案

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9世纪英国交通运输业革新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提供运输的意义,这里所说的经济价值是

A. 带动了钢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有利于工业社会经济形态的建立

C. 标志着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D. 打破了农村的封闭和城乡隔离状态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这体现了

A. 汉代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B. 汉宣帝对儒家治国理念的无情抨击

C. 西汉时法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D. 汉代统治者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

 

查看答案

下表为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统计情况表(录取总名额基本稳定)。

据此可知

A. 儒学影响得以扩展

B. 满洲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C. 选官注意地域平衡

D. 政府崇尚以文抑武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