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它既是中国宪政运动历史发展走向的必然结果,又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它既是中国宪政运动历史发展走向的必然结果,又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这里的“它”是指

A. 社会主义制度

B. 1954年宪法

C. 社会主义改造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解析】从材料“中国宪政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中可以分析出这是1954年宪法,故B项正确;A项是指社会制度、C项是经济方面的措施、D项是民族政策,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 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D. 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查看答案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查看答案

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A. 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 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 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 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收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A. 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 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 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查看答案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 一届人大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职能    B. 二届人大决定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四届人大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 五届人大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