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

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这表明

A. 中国主权的丧失    B. 天朝体制逐步崩塌

C. 中西方地位平等    D. 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

 

B 【解析】清政府同意此后英国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禀”文体,说明清政府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英国不是中国的藩属国,天朝体制逐步崩溃。故答案为B项。这种变化与中国主权无关,排除A项;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

A.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B. 佃农社会地位提升

C. 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

D.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查看答案

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 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

B. 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C. 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

D. 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

A. 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 科学研究重心南移

C.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D. 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

 

查看答案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 明确官员的职责

B. 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C. 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 避免吏治腐败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