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督鄂被视为(湖北)武汉现代化发展历程的重要界标,此后武汉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矿务学堂、自强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等,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在“游学”方面,湖北是晚清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到1905年,仅留日学生就达1700余人,居全国之冠。张之洞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已成为新式教育的中心和国人瞩目之区。
——摘编自陈锋、张笃勤《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在湖北实施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之洞教育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请从以上时间轴中任选三个以上事件,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先摘录三个关联事件,再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古人对于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随意损害毁伤或生杀,这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发挥了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诸如“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谷雨前,好种棉”;“清明后,谷雨前,高梁苗儿要露尖”。……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样的思想和境界,散见于各类古典文献及道家儒家等著述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其对自然的保护》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防治大气、水、农药等污染的法规。……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并通过征收排污费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但这类被动的“尾部治理”措施收效亦不甚显著……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同时,70--80年代在环境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国家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摸清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污染规律。……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梅雪芹《工业革会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渊源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推动西方国家环境得以较好解决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
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政治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两极格局制止了局部战争爆发 B. 核竞赛不断激化美苏两国矛盾
C. 经济全球化冲破两极格局僵局 D. “冷战”造成核恐怖下的平衡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反映出“新政”
A. 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 B. 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
C. 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D.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
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 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 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这则小故事反映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A. 暂时调和宪法制定中政党矛盾 B. 完善立法程序来防止决策谬误
C. 扩大国会立法权强化中央集权 D. 建立国会内部的三权分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