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分裂分子和上层反动集团在1959年3月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

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分裂分子和上层反动集团在1959年3月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性武装叛乱,中央政府在平息叛乱的同时,到1961年完成了民主改革,其中不包括

A. 成立了西藏自治区

B. 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政权

C. 摧毁了封建农奴制

D. 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

 

A 【解析】1965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时间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A;1959年3月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性武装叛乱,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政权,1961年完成了民主改革,摧毁了封建农奴制,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是对西藏的基本民族政策,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假设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材料三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日“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四湖南一位知识分子看到《时务报》后说:“昨日俞恪士送到报百份,阅之令人狂喜。……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连湖广总督张之洞都写信给年仅24岁的梁启超:“甚盼卓老(对梁启超的敬称)中秋前后来鄂一游,有要事要奉商,并捐助银元五百元。”1898年瓜分狂湖日甚,保国会也在全国各地展开活动,遍及北京、上海及各省会城市,“一举而十八行省人心皆兴起矣”,北京保国会举行了多次集会,每次到会人数都有几千人,而且以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对社会舆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有什么人生追求?而顾炎武以后的二百年间,大多数读书人埋首经书,其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魏源提出了怎样的“蛮夷观”?其意图何在?

(4)材料四表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哪些社会现象?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或士大夫)的心态。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生成于不同时期,植根于不同土壤,二者既有一些共同之处,又有不少差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科学文化界巨人辈出,他们从广阔的领城和空间,以不同方式从事精深的研究、创造和发明,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新世界”的魅力。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解救民族危难的急躁情绪却使得新文化运动的巨子们不可避免地带着学者们对其持有的种种指责:浮躁、肤浅、急功近利。这限制了“巨人”的水平和层次,也使得新文化运动只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通过办报创刊,向国人传播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而在广大的文化科学领城,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则无声无息,一片沉寂。

——摘编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析》

材料三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总之,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刘军宁《没有复活,就没有兴盛——从文艺复兴看新文化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的理解。

(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其所产生的影响有何局限性?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有何不同?概括新文化运动借助的“外来文明资源”主要有哪些思想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政治)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戈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它主张。

(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传统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