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A. 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 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 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 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救亡图存
C. 实践民主共和
D. 反对专制统治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 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 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理论
C.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D. 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斗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