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联系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与史料矛盾。1840年刚刚开放,交流不会太深;B项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此属于印象画派。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环境不同;C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传统的重农抑商和重义轻利,以及封建地主观念,并没有促进文化上的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大机器时代,是环境恶化,人们反而向往美好环境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 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为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查看答案

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教会权威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图中的《椅中圣母》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圣母形象的顶峰。该画的人文主义特点主要表现在 (  )

A. 画风规模宏大雄浑壮伟    B. 充满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C. 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温情    D. 作品体现了圣母的神圣、庄严、神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