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

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思想与其修炼意境相吻合的是

A. 程朱理学        B. 陆王心学

C. 孔孟之学        D. 老庄哲学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慧能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对于佛的认识和理解,与陆王心学的主张相似,“心外无佛,即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写道:有关西方的事务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年代和80年代称为洋务西学,在90年代就称为新学’”,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清政府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B. 中国人从鄙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D. 中国与西方关系由对抗到和解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天演论》

D. 《变法通议》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

A. 天人感应

B. 知行合一

C. 经世致用

D. 格物致知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到,“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

A. 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

C.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

D.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查看答案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 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 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 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