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创建,提出“_______________...

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创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2)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 民权 民生 【解析】第(1)空依据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填写。 第(2)空依据三民主义内容填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生思想:受到中国____________的重要启迪。对“天下为公”十分赞赏,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查看答案

民权思想: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____________的政治理论。

 

查看答案

民族思想:许多志士仁人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在上书改革碰壁之后,终于认识到不推翻________的反动统治,根本不可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举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战国时期思想界百家争鸣。请将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归类,他们分别属于哪一家?

(2)选择其中一家,说说这一派的主要观点。

(3)谈谈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艺创作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个春天。请举出两例这一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及其作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