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国际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笫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笫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故B选项正确;日内瓦会议上没有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A选项错误;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与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无关,故C选项错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要求废除殖民主义,同意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宗旨,也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末,“一国两制”构想在我国先后成功实践的地区是

A. 澳门、香港

B. 台湾、澳门

C. 香港、台湾

D. 香港、澳门

 

查看答案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描述的事什么制度

A.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公民原则和义务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和多党制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公社原则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 “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 蒋介石扩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 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