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标题中提出的“曹汝霖” 、“章宗祥”在当初被称为卖国贼,“青岛问题之力争”指的是巴黎和会上有关青岛主权的归属之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因此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查看答案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割占宝岛台湾    C. 签订《辛丑条约》    D. 提出“二十一条”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