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能够“直接”反映的是反映的是面对日本侵华所造成的民族危亡,荣德生等近代实业家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亡,足以证明材料是在强调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材料中的“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共抗争之”也足以说明实业家的确具有危机意识,其他三个选项也能体现出来,但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的,所以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的只能是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民主革命

A. 目的的坚定性    B. 手段的优越性

C. 过程的跳跃性    D. 结果的建设性

 

查看答案

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C.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

 

查看答案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B. 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历程

C.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D.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 《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 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最后结局

B. 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C. 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D. 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