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知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 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 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 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C 【解析】材料中的“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A. 美苏争霸

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查看答案

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开创者,也是冷战时期一个重要组织主要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这个组织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这个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共体

C.不结盟运动                      D.华沙条约组织 

 

查看答案

1962515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我不相信这个欧洲还能有什么存在的现实性。……现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由此可见,戴高乐(     )

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           不满马歇尔计划对法国控制

反对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表达对欧洲联合的强烈愿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政府建议设立一个共同的高级公署来管理法国和德国的煤和钢铁的生产。其它欧洲国家也可以参加这个机构的组织。

——法国外长舒曼

材料二……法国的安全完全依赖她(美国)的保护这种说法出自统合的姿态,自动地把服从美国的权势视为当然。这就是所谓超乎国家的欧洲之理念,在这个构想下,法国就消失了。一个没有政治实体、没有经济动力、没有防卫能力的欧洲,因而在面对苏联集团时,注定成为那个自身有政策、经济和国防的强大的西方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附庸。

——法国总统戴高乐

材料三加入军事一体化机构(北约)后,法国将更强大、更有影响力,因为法国必须成为北约的“共同领导人”之一,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

——法国总统萨科奇

材料四萨科齐的野心不仅在于重返北约,还在于利用北约,增大欧盟独立防务的力量,让欧盟站在与美国抗衡的地位。他的野心也在于,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在回归北约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要如何把北约变得不一样了。

——美国《时代》周刊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法国提出煤钢联营计划的背景;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在60年代退出北约的背景。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法国重返北约的目的。从法国的外交政策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