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三“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美欧关系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折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1)状况:美苏冷战。史实: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经互会、成立华约。 (2)状况:美国承认西欧伙伴的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原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西欧联合自强,国际地位上升。 (3)特点: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国际环境的变迁;意识形态的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美苏冷战。第二小问联系美苏冷战的史实来作答即可,如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经互会、成立华约。 (2)第一小问基本状况依据材料二中“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可得出美国承认西欧伙伴的地位;从“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可得出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第二小问原因抓住题干时间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从美国与西欧两个角度来分析,可归纳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西欧联合自强,国际地位上升。 (3)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三中“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等信息,联系当今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可得出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二小问影响直接课本知识来作答即可,从联合国作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与发展等角度来归纳即可。 (4)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从材料一美苏冷战的信息可归纳出意识形态的影响;从材料二中“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可归纳出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国际环境的变迁。还可从国家利益等角度来展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中俄互办国家年。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为哪些?

(3)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中俄的“传统友谊”。结合材料三,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 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 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C. 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 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查看答案

20149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21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

A. 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    B. 勇于承担国际责任

C. 谋求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地位    D.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查看答案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 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 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 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