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D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民主制度的建立,而不是重建和完善,A错误;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排除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排除C;两部宪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供了法律依据,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A. 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B. 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C. 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D. 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查看答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 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 921件,原告的败诉率从35. 93%下降到28. 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

A. 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查看答案

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

A. 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B. 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 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查看答案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足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质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