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传统...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 遭到了列强的镇压

B.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

C.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 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

 

D 【解析】从材料“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可以看出,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爆发,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并没有涉及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群众基础,故AB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

A. “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B. 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 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 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查看答案

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一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一县两级制。这一历史现象

A. 造成分封制彻底崩溃

B. 说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

D.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集权趋势

 

查看答案

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疏远)”趋势。这种趋势表明(           )

A. 皇帝近臣权力极大    B.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 丞相成为中央权力中枢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查看答案

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 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 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C. 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

D. 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查看答案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思想却稍纵即逝,未能汇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洪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是非决于学校”,提倡百家争鸣,“殊途百虑”,反对依样画葫芦。

——摘自樊树志《国史精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摘自冯国超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产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所以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同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李贽等只是封建知识分子中的“异端”。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更何况这种思想是反封建的呢!再者,清初统治者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小农经济的措施,使封建统治相对而言比较稳固。

——摘编自邓建文《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之处,并分析材料一、二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何相同之处?

(2)相较于材料一,法国启蒙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材料二予以简要说明。

(3)法国启蒙思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明清时期新思想却未能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依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对比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