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二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材料三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1)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

(2)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3)为什么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4)结合材料3,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③文中属干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1)《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3)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4)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②即实行责任内阁制。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解析】(1)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体现历史发展方向”,即体现出的历史进步性,而非倒退。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在南京颁布的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文献。 (2)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近代史上”、“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结合所学关于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主题)进程相关重大历史事件,不难判断出,“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即反封建,联系相关史实,可以得出答案。 (3)根据题干信息,本问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相关问题。关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两个阶级的局限性来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是达成九二共识,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实现海峡两岸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      D. 台湾肃清台独势力

 

查看答案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我国每次村委会的换届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走上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说明

A.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是有法律和物质保证的

B. 村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强化了民主素质

C.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D. 我国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建设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查看答案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