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 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 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 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D. 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C 【解析】试题分析: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即可。根据材料“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即可知唐朝的监察官员有相对独立的权力进行监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查看答案

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 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C. 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 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查看答案

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 考生知识局限

C. 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 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 公平竞争

B. 以文治国

C. 分科考试

D. 学而优则仕

 

查看答案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品行、才学

B. 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 考试成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