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图是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一封信。毛泽东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他 A. 组织东北抗日...

如图是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一封信。毛泽东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他

A. 组织东北抗日联军

B.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倡议国共两党合作

D. 组织正面战场抗战

 

D 【解析】材料“民国二十七年九月”是指1938年9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国民政府正在组织大规模的会战,故D项正确;A项是九一八事变后;B项是1936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建立,故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内容是某一时期江西地区流行的标语和歌谣,这说明

A.土地革命得到农民拥护 

B.革命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C.土地私有制被彻底废除 

D.武装斗争任务基本完成

 

查看答案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多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进了国共两党的进一步合作

B.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柯文在《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论述了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经历者的义和团和神话化的义和团。这表明作者

A. 全盘质疑义和团运动的真实    B. 认为神话化的义和团毫无价值

C. 多视角多途径研究历史问题    D. 肯定亲历者的资料都真实可信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英国的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

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查看答案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