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说第三个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1)第一方案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 第二方案学习西方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社会改良)。 第三方案盲目排外(排斥近代化)。 (2)政治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3)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具体史实同样赋分),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 (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也可赋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三种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分别为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在此基础上回答两个问题。 第(2)题,材料强调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联系三民主义的内容即可回答。 第(3)题,结合“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可得出答案。 第(4)题,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相关知识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摘编自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三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宗教神学观的冲击是有限的。它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而后期文艺复兴几乎遍及西欧各国。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已由佛罗伦萨移至罗马,罗马教皇甚至成为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家的赞助人。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展开。它更多的是创新,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据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是如何看待宗教问题的。

(3)据材料三,说明文艺复兴后期与早期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4年12月,中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号“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一个新的重要执政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疏理、审视,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材料二: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世界发布了孔子标准像。

请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根据以上提示,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谐思想表现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提倡以德治国,避免社会冲突,提倡宽厚处世,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此说的三位著名思想家及其观点。

(2)依据材料二,儒学在孔子创立后曾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造,你能说出这些改造者的姓名及改造的主要内容吗?

(3)依据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儒学思想又受到怎样的冲击?

(4)依据材料二,孔子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人物,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纪念他呢?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 “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

B. 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

C. 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D. 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 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 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 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