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5月20日,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发表了一篇时评短论《杀》:“唐绍仪...

1912年5月20日,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发表了一篇时评短论《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前提是

A. 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 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 南方控制在革命党人手中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D 【解析】材料中评论的内容针对的是当时的中央政府,能够发表说明当时人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主要得益于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洋军阀独裁卖国的内容,排除A项;这篇短评与租界没有关系,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 《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 《辛丑条约》——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A. 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B. 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C. 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 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

 

查看答案

《资政新篇》载: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在此洪仁[

A鼓励私人投资资本主义工商业

B鼓励借鉴工业革命成果

C鼓励创造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D主张培养新式人才

 

查看答案

《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