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出...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末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分别是在19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20年代,排除ABD三项。由材料关键信息“十九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以及题干“最符合时代潮流”要求,C项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正确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  )

A. 新思想新文化    B. 历史地理方面

C. 社会制度方面    D. 军事技术方面

 

查看答案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学说的共同点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量子论

C. 相对论

D. 进化论

 

查看答案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 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 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 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新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这位学者是

A. 拉马克

B. 施莱登

C. 胡克

D. 达尔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