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

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儒家学说取得成功,还因为它合乎时机。它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作了合理说明。结果,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

材料三东西方的思想碰撞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儒家学说取得非凡成功”的原因。

(3)两位思想家在关于“人”和“道德”方面各有何名言?他们都重视什么问题?

 

(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2)它经过历代的发展改造,受到统治者和富人的支持;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合乎时机。 (3)名言:孔子:“仁者爱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或“知识即美德”等。共同关注:都重视人和人的道德;都重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 【解析】(1)从“材料中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可以看出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从材料中“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可以得出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2)材料二从三个方面作以说明:一是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要求所以统治者和富人支持,二是儒学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所以能符合社会的需要,三是与时俱进所以合符时宜,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3)名言:两位思想家的名言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从中任选一句即可。重视的问题。可以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教育和道德的问题,围绕对教育知识的重视以及人的重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强烈地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日即乘专机前往地震灾区指导救灾。该现象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增强

 

查看答案

(题文)在抗战当中,国民党统治集团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大肆宣扬“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党(国民党)”“一个领袖(蒋介石)”。宣扬“一次革命论”“马克思主义不适宜于中国”等等。针对这种情况,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上,毛泽东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提出要建立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结合的新中国的口号。论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文化:在政治上,强调革命要分两步走……。这一讲话

A. 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

B. 使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C. 成为抗战的指导思想

D.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 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精神

B. 与传统革命相区别,赋予了近代革命全新内容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实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D. 其思想缘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与西方的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

A.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 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D. 联合苏联推动社会革命

 

查看答案

胡适在1917年从美国归来时表达了“二十年不谈论政治”的决心,也表达了整个新文化界的普遍情绪。他们认为,这些刊物的主要读者应该是还没有被“陈旧之物,腐臭之物”完全腐蚀的青年。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学者们更提倡思想革命

B. 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C. 反封建专制已达到目标

D. 民众对政治救国不感兴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