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C.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B 【解析】“全面”与材料对革命的历史进程是轻描淡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肯定袁世凯的作用,是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故B项正确;材料中“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突出的是袁世凯的作用,不利于时人的正确认识,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革命党与孙中山只字未提,故D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武昌起义后,立即出现许多党派争取参加政府的局面……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欢欣鼓舞地迎接这个胜利。更是表现出一种以往从未有过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

A. 推动了农民政权的建立

B. 导致了封建统治的崩溃

C. 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实现

D. 反映了民主精神的激发

 

查看答案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天王洪秀全出宫乘坐的是64人抬的龙凤黄舆,随行的有典天舆一千人、典天马一百人,还有典天锣、典天乐……等等共数千人。天朝朝里朝外文武各级官员31万多人在穿戴装饰上同是华丽奢侈,一冠袍可抵中人之产,材料反映了

A. 太平天国领导者的奢华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

B. 太平天国阻碍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C. 《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

D.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表明太平天国

A. 主张均分产品

B. 达到军事全盛

C. 开始封王建制

D. 调整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