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写到:“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他们...

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写到:“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他们接着来抓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他们最后来抓我,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下列观点和上述说法相似的是

A. “恻隐之心”

B. “心即理”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

 

D 【解析】试题分析:上述观点反映出由于自己缺乏良知(对纳粹种族歧视的反抗),最总自己也成为受害者。“恻隐之心”仅仅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心即理”认为心也是世界本源,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寻找天理的途径,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致良知”强调去除私欲,恢复内心的良知,和上述说法相似,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由此可知,三者都(   )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认为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查看答案

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现象

A.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 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查看答案

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B. 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 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查看答案

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以儒为主、融合各家的体系建构”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这一论述表明

A. 荀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B. 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

C. 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

D. 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