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

A. 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 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故A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 具有民主色彩

B. 以血缘为纽带

C. 权力高度集中

D. 神权王权结合

 

查看答案

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他旨在说明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C.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

D. 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初,在英国的政治舞台上,托利党独揽大权,土地贵族实行只有利于他们的政策,使广大人民,包括工业资产阶级在内,都处于无权地位。......在此期间,西班牙发生的革命(1820年)、希腊革命(1821年)和比利时发生的革命(1830年),都在英国国内引起广泛的同情。特别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在整个欧洲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英国国内的改革运动。......惠灵顿公爵倒台后,国王乔治四世任命主张改革的辉格党领导人格雷勋爵组阁。格雷一面派军队镇压工人的罢工和农村的骚动,一面向议会提出改革方案,以缓和国内的强烈不满情绪。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在理论上为欧美和其他地方的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普鲁士的统治集团在1848年革命的震撼下,感到有必要在政治上作一些调整,......国王在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的背景。

(3)分析材料三,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核心内容。

 

查看答案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争取民主法治的伟大斗争,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普鲁士胜利引起的一片狂欢声中,在拿破仑帝国倾覆后的废墟上,在饥饿的、时刻准备战斗的巴黎人民面前,俾斯麦正式宣告了新的德意志帝国的成立。”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72米长的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大业至此完成。

——《大国崛起·德国篇》

材料二:

国家

项目

德国

法国

英国

国家元首

皇帝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首相

国家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议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普法战争对法国和德意志政治体制演变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对历史进行合理阐释是重要的历史学习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编撰《法国革命记》呈递光绪。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描绘是:“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变革频仍......普大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皆自法肇之也。”......1906年革命派在江苏创刊《复报》,田桐撰文说:“(法国革命)虽惨祸之来,骇人耳目,要皆彼迫胁我而为之者,我同胞又安敢辞哉?语曰:流血者,自由之母也;立宪者,革命之产儿也。”

——摘自宋严萍《19、20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1)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一所蕴含的法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与田桐审视法国大革命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我们可以用什么史观来建构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谈谈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