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的权力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如果教皇命令作恶,或禁止修德,教会就必须坚信作恶是好事,修德是坏事……必然坚信,凡教皇指示的便是善,凡教皇禁止的便是恶。

——耶稣会一位理论家

请回答:

(1)分别概括上述材料的基本主张。

(2)材料一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一矛盾在17世纪的英国又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的实质各是什么?

 

(1)材料一: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材料二:加强和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2)主要矛盾:王权与教权的矛盾。变化:变成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原因: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改革。③加尔文教的传播及影响。(3)材料一: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材料二:巩固天主教的神权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历史上王权与教权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变化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一中的“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和“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可以概括得出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根据材料二中的“凡教皇指示的便是善,凡教皇禁止的便是恶”,可以看出是加强和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 (2)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国王权力与教皇权力的矛盾,即主要矛盾是王权与教权的矛盾。联系所学可知,这一矛盾在17世纪的英国变成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这种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和加尔文教的传播及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3)第三小题应当结合所学,并根据第一、第二小题对材料信息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来分析反映的实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B. 简化宗教仪式

C. 提倡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精神    D. 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查看答案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秦人素来骠悍    B. 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 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 变法使秦国军事力量强大

 

查看答案

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 增加赋税    B. 澄清吏治    C. 培养人才    D. 充实边防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民族融合    B. 实现民族同化

C. 完成鲜卑封建化    D. 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

 

查看答案

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  )

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