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 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B. 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 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 力主实行维新变法

 

C 【解析】由材料“速立宪法,改良政治。”可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张,即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儒家学说的关系,故A项排除;B项属于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层面,排除;D项是维新派的活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之洞说:“世人多谓西国之富以商,而不知西国之富实以工。盖商者运已成之货,工者造未成之货,粗者使精,贱者使贵,朽废者使有用。有工艺然后有货物,有货物然后商贾有贩运。”

——《张文襄公全集》卷54

材料二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后编·自序》

材料三 康有为曾说:“我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入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

——《中国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说:“吾用法国责任内阁之制,则总统、总理日相争轧,黎宋卿、冯华甫、徐菊人之与段祺瑞,至于之战德国、战湖南。甚至于军事二十一条与日本为争具,前几亡国,后起争裂,幸而德败美胜,日本解约,否则中国亡之久矣。此法国共和制之不可行也。瑞士七总裁制广东行之,岑、伍、孙、唐争祸至今,瑞制又不可行矣。……十二年来号称共和,而实共争、共乱、共杀,以召共管而已。”因此,他认为民国是以“秦始皇专制之戮,而冒称共和……”。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张之洞与郑观应思想的主要异同点。

(2)材料三中,我国传统经济政策是什么?康有为的经济主张相比传统经济思想有何新突破?

(3)根据材料四,概括康有为认为在中国共和制度无法实现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有为的政治和经济主张进行客观评价。

 

查看答案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A. 《海国图志》    B. 《四洲志》    C. 《天演论》    D. 《孔子改制考》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