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夫六经、《论语》、《孟子》,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

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夫六经、《论语》、《孟子》,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其主要用意在于

A. 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

B. 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

C. 批判道家学说的欺骗性

D. 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六经、《论语》、《孟子》,不是史官的溢美之辞,就是臣下的阿谀之言,六经、《论语》、《孟子》早已被拿来用做道学家唬人的工具,伪君子藏身的挡箭牌了,绝对没法和发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同日而语的。故可知李贽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A项正确。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是表象而非李贽的主要意图,排除B;材料主旨是批判儒家学说,而非道家学说,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排除D。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 内阁权势日盛带祸患

 

查看答案

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出现诉讼纠纷,其缘由是“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时,政府印卖田宅契书。这表明宋代

A. 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C. 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了干预    D. 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北宋时,“苏、湖、常、秀等州出米浩瀚,常饱数路,漕输京师。白杭、睦以东衢、婺等州,谓之上乡,所产微薄,不了本土所食。里谚云:‘上乡熟,不抵下乡一锅粥。’盖全仰苏、秀等州商旅贩运以足官私之用。”这反映出当时

A.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扩大

C. 粮食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 重农抑商取得明显效果

 

查看答案

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 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 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 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 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C. 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 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