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

A. 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    B. 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

C. 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    D. 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B 【解析】根据题干“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可知贵族世袭特权遭到破坏,分封制已经走向崩溃,排除A,B项正确。C项是在秦朝确立,不符合题干中“大黄金时代”,排除。D项“大一统”局面也与题干中“大黄金时代”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

A. 没有任何宗教色彩

B. 程序日益繁琐复杂

C. 宗法观念日趋淡薄

D. 日益重视人伦秩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孙中山先生一直追求真理的历程。(要求表述成文)

 

查看答案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它

A. 超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B.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 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D. 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 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建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