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

阅读下列《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

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1)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2)从政治因素上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1)德国:带有专制色彩;美国:自由民主。 (2)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制定了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民主共和政体,确保了政局的长期稳定;而德国的近代化过程不够彻底,没有触动原有的统治阶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与防范。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可知,德国政治制度的特征带有专制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治制度的特征是自由民主色彩。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注意设问要求从政治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制定了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民主共和政体,确保了政局的长期稳定;而德国的近代化过程不够彻底,没有触动原有的统治阶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与防范”等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箎曾说,该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该组织”指的是

A. 上海合作组织

B. 欧共体

C. 不结盟运动

D. 联合国

 

查看答案

1949年11月,周恩来指出:“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联合”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一边倒”政策

②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③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

④重视加强区域合作的外交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 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 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 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 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幅图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常见的徽章,图案设计有着相同的核心要素——工农联盟。最能广泛保障此核心要素的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