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中写道:“辛亥革命留给中国...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中写道:“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贏。”下列有关各方的“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清政府:获得优待条件,其统治得以延续

B. 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

C. 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

D. 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贏”可以看出,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辛亥革命时,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故D项正确;A项错误,清政府获得优待条件,但其统治得以延续;B项错误,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C项错误,辛亥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但民主政治没有真正实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

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查看答案

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

B. 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C. 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

D. 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查看答案

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恩、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 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

B. 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

C. 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

D. 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潘思认为,“宪法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人民构建政府的行为,没有宪法的政府是没有权利的权力”;“宪法先于政府,政府是宪法的产物”。下面事件最能体现这一宪政思想的是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C. 1787年的美国联邦政府    D. 1871年巴黎公社委员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