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内阁自始至终只是皇帝的私臣,只是政务的补助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内阁自始至终只是皇帝的私臣,只是政务的补助机关,一切公文都以皇帝名义发布,但内阁制度在明代仍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太祖废相后,君主成为实际的行政首长,一切大政均须亲力亲为。……虽然在辅政方面,确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明代内阁大学士地位不足当宰相之任,且其本职亦只是侍从备顾问。后来内阁获取票拟之权,亦只是在幕后协助皇帝处理国政,属皇帝秘书而不是名正言顺的宰相,……就权责而言,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首辅亦非法定的最高行政首长,六部也不是它的法定直接下属,而由君主独掌命令大权。内阁所持有的权力,出自皇帝授予。因此,内阁有否作为,全视皇帝的作风而定,故历朝内阁的权力都有所不同。

——摘自《试述明代内阁制度之由来、演变、作用、流弊及影响》

材料二(西方)内阁最早出现于英国,……16世纪~18世纪初的内阁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最初只是国王与大臣共商国事的会议。一直到英国的乔治一世担任国王期间,由于不会说英语,开始很少参加内阁会议,反而由大臣主持,这样就首开英国内阁制的先声。1721年,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出任内阁首相,内阁正式形成,后来不断发展完善。英国的内阁主要由首相提名成员名单,国王批准成立,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但实际上要对议会负责,……内阁由首相主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

——摘自《浅议中英内阁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设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后英国内阁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1)特点;属于皇帝的私臣;内阁权力受皇帝的控制。 作用:减轻了皇帝的政务负担;完善了中央政务机构;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2)变化:由过王的咨政机构转变为独立的行政决策机构;由对国负责转向对议会负责。 影响: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促进英国最终成为“虚君”的君主立宪制;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客观上削弱了议会的权力。 【解析】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内阁自始至终只是皇帝的私臣”“内阁所持有的权力,出自皇帝授予”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从“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完善了中央政务机构以及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的角度归纳回答。 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中“国王与大臣共商国事的会议”“对议会负责”“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以及议会的权力”等方面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卓越地贯通了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内容。孟子早已说过,他相信孔子在编订这部编年史时把支配万物的上天的准则运用于人类历史的进程。由于董仲舒、孔子博得了处于历史中心的圣人—素王—的位置,他(董仲舒)从这些不变的准則出发,以微而婉的方式简洁地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关乎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这一点很可能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当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从全球的范围内审视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理学统治的中国。近人所理解的儒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学,要求被当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从全球的范围内审视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理学统治的中国。近人所理解的儒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学,要求被理学统治了一千年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以理学的眼光看待儒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这店里的东西恐怕很难有哪一件是真正属于孔子的,“孔家店”实际上是没落的封建意识形态的代表,“孔家店”实际上是理学店。

——刘孟骧《中国儒学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地位变化的相同之处,并对此进行简要评述。

 

查看答案

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可见,材料中的具有

A. 立法创议权    B. 最高司法权    C. 行政监督权    D. 议案否决权

 

查看答案

自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恩格斯也曾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对于上述材料解读确的是

A. 罗马法的产生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B. 罗马法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不须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C. 罗马法的核心是保护个人财产私有制度的不可侵犯

D. 罗马法系中包含着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法权关系

 

查看答案

古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这说明古雅典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

C. 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D. 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

 

查看答案

教材中关于古希腊“城邦体制”中的“城邦”一词翻译自英语“city-states”,而“city-states”又翻译自希腊文中“polis”一词。有学者认为“城邦”和“city-states”都是对“polis”的误译,因为“polis”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你认为最接近其原意的翻译是

A. 精神家园

B. 地上天国

C. 公民国家

D. 民族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