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

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1)新发展: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阶级:从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观点(不答理由不给分)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失败(不答理由不给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成果: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 【解析】(1)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在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方面的新发展,应当联系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史实来对比归纳,再结合材料一中“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的信息,可得出从组织形式来看由旧式的宗教组织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领导阶级来看由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从斗争目标来看由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等方面的变化。 (2)本题选择哪一种观点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如果选择成功,理由可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来说明,如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如果选择失败,理由可从辛亥革命的结果及其局限性来分析,如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1920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根据材料三中的时间1920年前后这一关键信息,联系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来筛选,注意答出努力的事件,以及这一事件的意义,如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内阁首辅的基本职权是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的基本职权是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二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政治文明历程》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的职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他们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有哪些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人)

年代

阵亡人数(人)

1937

125130

1940

339530

1938

249213

1941

144951

1939

169562

1942

87719

 

——据《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三期

A. 国民党军队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B.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 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D. 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查看答案

19389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 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B. 主动谋求国共第二次合作

C. 放弃了国民党一党专政

D. 积极组织和领导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1927年12月,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的《论武装暴动问题》,在坚持城市工人暴动是“革命胜利的关键”的同时,也提出了把农民暴动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造革命地域”紧密联系起来。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 瞿秋白坚决地反对“工农武装割据”

B. 瞿秋白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

C. 瞿秋白已萌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瞿秋白彻底抛弃了“城市中心论”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赋诗颂扬骁勇善战的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40年下半年,彭大将军纵横驰奔在中国华北战场,亲自指挥了一场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斗志的战役。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