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认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重视。“本质思想”是...

孔子认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重视。“本质思想”是

A. 追求天下为公

B. 崇尚秩序

C. 主张仁政

D. 天人感应

 

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克己复礼”是指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回归到“礼”的状态;其中“礼”指的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故本质思想是崇尚秩序,B项正确。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与题意无关,排除A。孟子主张仁政,与题意无关,排除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与题意无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查看答案

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引领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材料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从国内外形势两个方面分析“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查看答案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邓小平的功绩是,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采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邓小平理论”正是按他所希望的样子完成的:它们为支持继续扩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一谈话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木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这一讲话

A. 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

B. 指明了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

C. 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 指明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攻坚任务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A. 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

B.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

D.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