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引领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党,一...

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引领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材料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从国内外形势两个方面分析“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1)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意义: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国际:苏东剧变。 国内:经济上通货膨胀;出现政治风波;“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 (3)观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变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以总结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总结出答案。 (2)根据材料信息“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并结合该时代的特点可以总结出答案。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以总结出答案。第二小问解答的关键是“南方谈话”以来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角度可以总结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出身贫农,十岁始入私塾,但儒家思想对其影响至深,后来他曾说:“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并多次亲笔书写《礼运·大同》的全文以激励全党……1896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移居英国,“在伦敦蒙难期间,开始萌发了社会主义思想”。后来他对张国焘说:“社会主义的派别很多,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其中的一派。我在欧洲的时候,与社会主义各派的领袖人物都有过接触,各派的理论也都研究过。我参酌了社会主义各派的理论,汲取它们的精华,并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形,才创立三民主义。”

——秦正为《孙中山与社会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民主义诞生的社会条件和思想渊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最初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并指出其与西方思想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共同点有

①包含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②实事求是

③与时俱进

④在批判“左”倾错误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虞云耀曾说:“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同志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这说明邓小平理论

A. 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B. 开创并实现了“一国两制”的理论

C. 顺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查看答案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一次关键性的讲话,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南方谈话’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表明南方谈话

A. 使对外开放出现一个新局面

B. 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取得的成就

C. 彻底结束“左”倾思想的束缚

D. 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查看答案

1987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说:“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导致的结果不好……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上述言论表明

A. 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B. 改革开放的实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 邓小平注重利用国际交流发展本国经济

D. 民生问题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