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A. 改变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

B. 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

C. 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趋于一致

D. 追求社会平等保障工农利益

 

D 【解析】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要追求社会平等,是要保障工农利益,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仍然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而是反对资本主义式的繁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是不会趋于一致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 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认为应该实行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分别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3)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各界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浪潮,请列举各阶级的主要活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对于上述各国所采取的不同政治体制,你有何启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