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有关戈尔巴乔夫在位时期苏联经济的相关信息表。据此可知,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

下面是有关戈尔巴乔夫在位时期苏联经济的相关信息表。据此可知,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时间
指标
 

1985年
 

1991年
 

黄金储备(吨)
 

约2500
 

240
 

1美元对卢布的官方汇率(卢布)
 

0.6
 

90
 

经济增长率(%)
 

2.3
 

-11
 

肉类价格(卢布/千克)
 

2
 

100
 

石油出口量(百万桶)
 

1172
 

511
 

外债(亿美元)
 

105
 

520
 

 

 

A. 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 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

C. 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领域

D. 使苏联的经济环境恶化

 

D 【解析】据材料戈尔巴乔夫在位时期苏联经济的相关信息表可知,各项经济指标数据都严重恶化,故说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使苏联的经济环境恶化,故D项正确。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故A项错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领域,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故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质的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到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这种情况体现出苏联

A.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                B.新经济制度初现成效

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D.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1951年—1985年)(单位:%)
 

时间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4.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 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 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 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D. 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查看答案

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勃列日涅夫的这一改革措施

A.突破了传统的经济体制           B.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C.赋予企业生产充分自由           D.试图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

A. 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    B. 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

C. 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    D. 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