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

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这表明戴高乐

A.认为欧洲恢复发展需得到美国援助

B.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C.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

D.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C 【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故C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美国的援助,故A项错误;戴高乐强调的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和条件,而不是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故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A.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查看答案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于是,欧洲开始采取措施改变上述局面。这些措施始于

A.煤钢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关税同盟           D.欧洲统一大市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先进的发展。

材料二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霍布斯鲍姆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对霍布斯鲍姆的观点加以论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既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又对战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破坏带来了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和扩大。战时发展起来的军事工业也大批转入民用工业,为整个工业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应运而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广泛深刻的科技革命。在此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国际资本流动也迅速增加。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披露苏联高层对战后西欧形势发展前景的估计:不仅是斯大林,我们当时曾经也认为西欧普遍遭到蹂踊的经济,已经达到发生革命性爆炸的闪光点。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材料三 l913年~l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0.7%,而l948年~l960年为6.8%,l960年~l965年为7.9%,l965年~l970年为ll%。

据《美国统计摘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余年中,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总额计达500.3亿美元,其中赠与性经济和技术援助371.6亿美元,贷款l01美元,其它援助27.7亿美元。受援对象谝愿牡界再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282.77亿美元,亚洲l67.3亿美,拉美26.62亿美元,其它地区l4.82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济影响。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国的身影随处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组织的成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最能说明

A.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B.冷战对峙的世界格局让位于经济合作与竞争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明显加强

D.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