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初年,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有多种说法,如《申报》、《...

民国初年,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有多种说法,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目繁多。这表明

A. 辛亥革命对封建正统思想批判不彻底

B. 北洋军阀对新兴思想严格控制和打压

C. 民主共和已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思想

D. 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

 

D 【解析】媒体对于我们现在统称为辛亥革命的这一段历史在当时是没有统一称呼的,这就说明不同方面对于这一史实的态度是不统一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共和成立”的称呼;B选项说法从材料中体现不出;C选项说法错误,封建残余依旧存在,实力强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3年陈独秀说:“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但以革命运动中主要分子而论,却大部分不出于纯粹的资产阶级,而属于世家官宦堕落下来非阶级化之士的社会;这种非阶级化的‘士’之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

此评论意在强调

A. 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

B.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C. 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无关

D. 国民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使清政府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

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

A. 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B. 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右面是一幅反映中国近代某事件的漫画。漫画中挂在树枝上写着“中国”的人头口中正飞出大批黄蜂飞蛰着树下的各国列强。据漫画信息可知,此漫画

A. 反映了中外矛盾的尖锐

B. 讽刺了中国排外的愚昧

C. 赞扬了义和团的爱国性

D. 揭露了列强侵华的野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