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 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 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 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ABC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杜亚泉认为中国文明可以救济西洋文明,陈独秀提倡革新除旧,接受西方文明;但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或全盘西化、或救济西方文明,而且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最符合题意的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9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 抨击尊孔复古

B. 抨击军阀统治

C. 提倡科学精神

D. 提倡民生主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A. 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 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查看答案

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 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 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 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 《时务报》    B. 《新青年》    C. 《民报》    D. 《申报》

 

查看答案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 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 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 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 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